國家電網與中國電信簽約共推智能電網
7月2日,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在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電網和通信領域開展合作,以共建電力光纖到戶工程為著力點,合作推動堅強智能電網建設。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內容,雙方將在主要基礎設施領域實現資源互補,共同推進光纖到戶建設;同時,共同推進市場資源合作,開展光纖接入、寬帶業務、融合業務、行業應用等綜合信息服務。
“智能電網離不開信息化的支撐。”在國家電網與中國電信關于合作共建堅強智能電網的簽約儀式上,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張晨霜表示,中國電信將通過固定網、移動網、互聯網的融合優勢,為國家電網提供全方位信息化服務,涵蓋從基礎通信電路到電力行業應用、高效協同辦公、融合通信應用等業務,幫助國家電網打造堅強智能電網。那么,智能電網建設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意味著怎樣的商機?電信業應如何將信息化服務能力與智能電網的信息化需求結合起來,開拓一個全新的藍海市場?專家表示,通過國家電網和中國電信此次合作,電信運營商有望深度介入智能電網中涉及的通信和應用市場,并合作開拓物聯網的巨大商機。
信息化是智能電網的核心特征
從對電力行業相關專家的采訪中,我們了解到,智能電網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其中更以信息化為核心。在智能電網的調度、管理、監控、監測各個環節,信息化都大有用武之地。
自2006年開始,國家電網公司就提出了在全系統實施“SG186工程”的規劃,即:建成“縱向貫通、橫向集成”的一體化企業級信息集成平臺,實現公司上下信息暢通和數據共享;建成適應公司管理需求的八大業務應用,提高公司各項業務的管理能力;建立健全規范有效的六個信息化保障體系,推動信息化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其中每一項目標,都明確地將信息化作為核心。目前,SG186信息系統建設工程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在此基礎上,2009年6月15日,國家電網公司成立智能電網部,標志著智能電網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
關于智能電網對信息化的需求,國家電網智能電網部主任王益民的理解是:信息化是堅強智能電網的實施基礎,智能電網的基本特征就是在技術上體現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管理上體現集團化、集約化、精益化、標準化,從而實現安全、可靠、優質、清潔、高效、互動的電力供應。有專家指出,現在重新強調提出堅強智能電網的概念,除了更注重安全可靠之外,還要著力強化信息化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例如遠程圖像監測要提高清晰度,信息采集規模要進一步擴大等,這些都對網絡帶寬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需要借鑒通信公網的運營經驗和優勢資源,積極研究3G、4G等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信息化需求。據了解,國家電網計劃于2020年在全國基本建成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以通信信息平臺為支撐,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現代電網,這里面其實都蘊涵著通信企業的參與機會。
物聯網是智能電網的應用抓手
記者在采訪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信息與通信研究所的陳希所長時,特意向其求證了此前炒作得沸沸揚揚的“國家電網的物聯網計劃”傳言。此前有媒體報道說,國家電網的意圖并不完全是“三網融合”,而是今后的物聯網和“感知中國”計劃。對此,陳希指出,所謂國家電網的物聯網和“感知中國”計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智能電網的“互動化”特征的體現。從這個角度看,智能電網的發展趨勢,確實是走向物聯網、傳感網的方向。而在這一領域,國家電網由于自身資源的局限性,更多的是充當電力光纖接入的角色,很多系統軟件和應用模式,必然需要與電信運營企業、軟件企業等合作開展。
在陳希對智能電網“互動化”特征的描述中,記者看到,通過在電網公司與用戶端分別安裝具有傳感功能的智能終端,在分時段計價的情況下,用戶可以更快更及時地了解自己的用電情況和實時的電價,從而調整自己的用電狀態,甚至可以把富余的電賣給其他用戶或電網公司。反之,電網公司也可以通過實時采集、統計、分析區域用電信息,隨時調整電價,從而形成與用戶的高效互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做到互動、高效、經濟、安全、可靠用電。這可以說就是典型的物聯網應用。國家電網信息通信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李祥珍也強調,傳感器網絡作為智能電網末梢信息感知不可或缺的基礎環節,在電力系統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物聯網作為智能電網可見的應用抓手,已經滲透到發電的接入檢測,變電的生產管理、安全評估與監督,配電的自動化,用電的采集與營銷等,各環節都開始采用物聯網技術。包括很多電信企業開展的“無線抄表”應用,其實也是物聯網應用的一種。對于物聯網產業甚至整個信息通信產業的發展而言,電網智能化將產生強大的驅動力,并將深刻影響和有力推動其他行業的物聯網應用。
電力光纖入戶將撬動制造業市場
智能電網正是具有物聯網特性,才能夠實現遠程采集電表、水表、煤氣表等信息,并進行用電分析,從而實現能源、信息的綜合配置和資源共享,并且大大促進節能減排。而這一切的實現,與國家電網正在試點推廣的電力光纖入戶是分不開的。國家電網計劃今年在全國14~18個省份進行推廣電力光纖入戶,要求各地的新建小區全部實現光纖入戶。這項工程的核心內容是,采用光纖復合低壓電纜配合EPON(基于以太網方式的無源光網絡)技術實現光纖入戶,承載信息內網的居民用戶用電信息采集業務。這無疑為通信制造業開啟了一扇通向龐大市場的大門。
6月25日,一連串通信網絡供應商的名字與國家電網同時出現。這一天,北京中電飛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中電飛華)與江蘇通光光纜有限公司、沈陽電纜產業有限公司以及中天科技集團簽訂了一份關于光纖復合低壓電纜(OPLC)的戰略合作協議。上述協議的簽訂,標志著國家電網的光纖入戶計劃已經到了統籌供貨階段。據了解,國家電網對于電力光纖入戶技術的儲備、測試早在半年前就已經開始。從去年年底開始,國家電網又開始了電力光纖入戶系統的測試,而從6月開始,則在一些省的分網推進試點工程。早在6月4日、6月10日,河南和重慶已經分別啟動電力光纖入戶項目。6月13日,沈陽的首個應用“智能電網”光纖入戶試點小區高調啟動建設。國家電網計劃在今年年內,在14個省級公司的20個城市進行電力光纖試點建設,共覆蓋約4.7萬用戶。
目前,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正牽頭開展制訂電力光纖的相關技術標準測試,相關標準年內就將出臺。屆時,電力光纖入戶工程的全面開展,無疑將引發通信制造業新一輪的增長熱潮。